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正文

从评书场到手印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三实小分队”的推普夏日记

来源:
机电工程学院
时间:

八月的贵阳,一场小雨没有停下的意思,清镇市乡愁社区的广场上还带着湿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三实小分队”联合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的同学们正冒着雨搬桌椅,但大家心里都有一丝焦虑:这场雨再不停,今晚的推普活动“评书进社区”就搞不成了。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嗓子,“雨停了!”这个夏天,推广普通话的故事就从这声惊喜里开始。

社区小剧场:评书里藏着“说话的学问”

“要说这普通话的好处,还得从日常生活里讲起——”一张桌子一把凳,傅浩兰老师站在社区临时搭起的舞台前,手里的快板一响,台下立刻静了。快板结束以后,一段精彩的评书《肖飞买药》就开始了,精彩处,笑声掌声不停,“您看,话说明白了,事儿就顺了。”

这场“社区小剧场”的举行是团队前期调研的“成果”。在社区里走访时,不少居民说“从小就没说过普通话”,还有部分居民对学习普通话的意愿不高,队员们便和指导老师商量,请来了兼具曲艺演员与高校教师身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傅浩兰来“接地气”。傅老师特意把一些真人真事编进段子,用“说学逗唱”带大家感受普通话的魅力。掌声、笑声、说话声,这个雨后,格外热闹。

儿童活动中心:玩中学 学中玩

在“小剧场”的掌声之前,社区儿童活动中心里的掌声就已经不断响起。团队成员举着拼音大转盘教授小朋友们拼出“guiyangqingzhenshi(贵阳清镇市)”以及自己家乡的名字。看图猜成语的分组游戏时,几个孩子正为谁先最快最准的喊出成语争得面红耳赤。“我最先看出来这是‘画蛇添足’的!”“是我先喊出来的!”队员们没插话,只是笑着递上一道附加题:“谁能用普通话准确的把这个成语的意思解释给大家听,谁就能额外加一分。”

抽词语造句的游戏上,更是掌声与“笑果”频出。抽到“妈妈”“小龙虾”和“翻跟斗”词语的小朋友,更是精彩的造出了“妈妈给我做了10斤小龙虾,我高兴得翻了好几个跟斗”等句子。

随后,在扇子和画纸上,小朋友们独自用色彩斑斓的颜料画着自己理解的民族团结,有几个小朋友不约而同的画起了红色的石榴,“五十六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的力量已在小朋友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而手印树环节成了全场高潮。孩子们排着队蘸颜料,把自己的手印印在象征茁壮成长的大树干上,“我要签在最高的树枝上,以后说好普通话,去看更远的地方!”

雨后的夕阳把社区的影子拉得很长,推普从来不是一场匆匆的实践,而是把种子撒进孩子们和老乡们的心里,等风吹过,等雨落下,那些关于语言与团结的故事,就会在祖国大地上慢慢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