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正文

江苏大学生组成 “寻乡绘意” 实践团 以艺术墙绘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机电工程学院
时间:

为积极响应省级专项实践行动 “手绘乡村・青春行动”,引导广大师生用艺术服务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今年暑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寻乡绘意” 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来到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龙山湖村和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创作主题墙绘,为乡村增添靓丽色彩,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六月底的句容,骄阳似火。实践团应龙山湖村村委会邀请,以村内 2.5 公里道路旁的 24 根水泥电线杆为画布,绘制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主题墙绘。面对圆柱体表面粗糙、持续高温的挑战,师生们结合当地麦收毕、水稻新秧初立的田园风光进行本土化创作。他们在烈日下仰头作画数小时,汗水浸透衣衫,颜料在杆面迅速凝结。村民们看在眼里,自发送来西瓜与茶水,用淳朴的关怀为师生们拂去疲惫。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高效协作,迅速适应立体曲面作画的特殊要求,优化构图,短短三天,就让立春、雨水、惊蛰等充满诗意的节气画面生动呈现,一条独一无二的 “二十四节气文化长廊” 惊艳亮相。原本单调的乡间小路,因绚丽的画作与翠绿的秧苗、古朴的村舍交相辉映而焕然一新,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文化新景。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些节气画得真生动,走在路上看着就开心,还能让孩子们多了解了解咱们的传统文化,真是太好了!”

带着龙山湖村成功的经验,实践团师生于 8 月 8 日抵达溧水区晶桥镇笪村,从 8 月 9 日起至 16 日,全力投入两幅以当地支柱产业 “青梅” 为主题的大型墙绘创作。其中一幅巨型墙绘长 30 米、高 8 米,需借助升降机和吊车完成。师生们在做好防晒防暑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勇敢克服高空恐惧,全身心投入创作。另一幅高 3 米、宽 3 米的墙绘,精雕细琢出青梅丰收图景,画面中劳作的农民与一位身着飘逸古代绿裙的少女手捧青梅轻嗅,充满诗意。为了尽快完成创作,师生们争分夺秒,昼夜兼程,清晨 6 点开工至午前,傍晚 6 点又借探照灯奋战至 23 点。团队分工明确,高空组精细描绘,地面组指挥构图,后勤组保障物资,连续 8 天日均作业 9 小时,晒黑的皮肤与染满颜料的衣衫成为了他们青春的勋章。当巨幅青梅画卷在村中矗立,村民感慨道:“画活了咱笪村的魂!”

近年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践行 “课堂移村头、师生到田头” 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志愿活动。“寻乡绘意” 实践团用画笔为乡村赋能,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曲面绘画、巨幅构图等技能,更锻造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将对乡土的热爱深深扎根,用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