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创业?
这是创业的价值取向,也是创业的动机。心理学告诉换们:内在成就动机越强烈、越深刻,对行动的影响就越强大。强烈的动机会使创业者在艰苦的创业途中自始如一,坚忍不拔。
“为什么创业“这一价值取向是创业的引擎,会如影随形陪伴整个创业过程,对创业者一般具有以下几种创业的价值取向:
1、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创业是创造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事业,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贯彻自己的主张,而不必听命于人。创业能独立自主地做决策,主宰自己的命运,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大多数创业者的创业理由。创业给创业者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空间。
2、为了提升生活品质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财富的追求是推动人们创业的一个最基本原动力。创业是一种有利天创业者积累财富的有效载体。但赚钱不是创业的终极价值观。
3、生存的方式
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成长环境不一样,就创业意识、创业准备和创业行动来说,个性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人把创业当成自己的追求,创业实践已是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性格,这样的人未来创业成功概率极高,因为创业活动就是他惯常的生存方式。
4、实现自我价值
创业的发展空间无限,创业对于财富的创造空间无限。勇于创业,会使人生得到锻炼,愿意得以实现,从而最终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做什么?
这是创业的项目问题。什么项目值得去做?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核心,一些大学生创业时易寻找利润较大的项目,钽忽略了此项目的生命同期。当某个流行产品正大卖特卖时,你再去投资想分到一些“奶酪”时,就要特别小心,很可能你的产品上市之日,也是该产品淡出市场之时。就像深圳前几年红极一时的“土家烧饼”,有如一阵旋风,转眼即逝,很快就退出了市场。所以对项目的选择,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不能盲目模仿。
项目需要创新,创新是创业精神的核心,创业的过程就是有所突破的过程。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07级应用英语系的学生张艺华,家境富裕,父亲给了他30万元让他创业,在找项目的过程中,经过调研、对比,张艺华盯上了2011年将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带来的商机。深圳市政府已将大运会主场定在深圳龙岗区,大运后结束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搬迁到大运村,目前市政府已投资26亿进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来的校舍建设,界时新校区将成为容纳12000人的大社区。综合考虑后,张艺华决定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址外面开设“海盗自助餐厅”。
确定此创业项目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深圳大学生高消费的特点(自助餐的收费高于快餐店);
2、大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海盗”具有特色);
3、大学生情侣多的现实(自助餐厅环境优雅、安静);
4、大学生生日聚会、毕业聚会频繁的特色(餐厅拥有稳定的客源);
5、龙岗是新区,大运村周围没有高档餐厅的现状(战略定位:差异化发展)。
三、什么时候创业?
这是创业的机会分析。每个时代的创业机会是不同的。上世纪的80年代创业,机会就像空气,只要伸手处处都能“碰”到机会,90年代创业,机会就像游泳池中的水,只要跳进去,就能“抓”到机会;21世纪的创业,机会就像一块木板,要用钉子才能“钉”出机会nyw后的创业机会就像钢板,要用高温枪才能“钻”出机会。人们常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经心”创业模型认为大学生创业没有固定的时间表,因人而异。年龄不是创业的问题,创业者只要具备了“经心”创业模型中所包含的心理特质和资源,解决了为什么创业?做什么?什么时候创业?在哪里创业?哪些人?怎么做?多少钱等问题后,就可以创业。在哪里创业?哪些人?怎么做?多少钱等问题后,就可以创业。
四、在哪里创业?
这是创业的环境问题,环境是创业活动的土壤,只有适宜的创业环境,才能为成功创业提供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在不适宜的环境中创业,创业者注定寸步难行。
创业需要机会和资源。机会是指有市场、有需求的地方。资源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八大资源,资源可以通过整合来实现。创业者要选择有资源、有机会的地方创业,这是创业的硬环境。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政策、经济发展潜力、文化背景都不同,这些对创业项目具有生死存亡的影响,这是创业的软环境。
软、硬环境是创业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软、硬环境都适合的地方,这是创业之地。
五、哪些人?
这是创业与认证合作的问题。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团队创业是一个人创业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要具有相同的创业理念,在个人特征和动机要具有相同的创业理念,在个人特征和动机方面具有相似性,才能在一起经历风雨、同甘共苦。创业核心团队技术、能力上的差异化,可优势互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能。寻找优势互补的创业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团队是人力资源的核心,“主内”与“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总管”和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在创业过程中会各尽所长。创业团队的组织还要注意个人的性格与看问题的角度,如果一个团队里能够有提出可行建议和发现问题成员,将能够有助于团队的成长。选择创业伙伴关键是互补沟通与包容。
六、怎样做?
这是如何创业的问题。如何创业,对于每一个创业者来讲都有不同途径和方法。每种方法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之分。
1、先就业后创业
这种“曲线创业”的方式,特别适合毕业时想创业但又不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积累知识、资金,学习企业的经验,进行人脉积累、提升创业的高度,使自己渐渐具有迈过创业门槛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创业一步到位是理想,多步到位更现实。
2、毕业就创业
在这样一个让人的法力无限释放的年代,大学生们的许多愿望和想法,是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和外力支持来实现。创业确实比传统就业风险要大,毕业就创业适合具备了创业心理特质和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要鼓励这类大学生毕业就创业。毕业就创业是一个大学生成长的新模式。
社会上一些不研究个性,只顾说“大学生不适合毕业就创业”言论是不负责任的。成功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点不应只“盯”在毕业的那一刻,而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创业准备。
七、多少钱?
这是创业的成本分析。在创业准备过程中,资金的筹措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资金就像是企业生存的血液一样,如果没有血液的补充,企业是无法活下去的。
创办企业,要考虑注册资金、固定资产、流动资金。按照中国人的融资传统,创业资金主要有四个渠道:自筹、借、贷、风险投资的介入。创业资金不是越多越好,好多的财力资源会造成浪费。第二是充足性,创业项目是有成长性的,在财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创业失败。第三是机动性,在财力配置时,应考虑危机能力和风险处理能力。
大学生创业确实困难重重,让我们围绕以上七个问题对自已进行周密的诊断,为成功创业开辟出一条新的捷径。